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5年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培训班暨第二期教师国情研修班在我院举办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增进青年教师对党情、国情、社情、民情的深入了解,引导教师胸怀“国之大者”,服务国之所需,近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5年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培训班暨第二期教师国情研修班在我院成功举办。

13.png

在专题讲座中,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晓萍以《红旗渠精神及其当代启示》为题,从“红旗渠的修建、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及当代启示”三个方面展开讲述,通过鲜活的案例和翔实的数据展示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开凿的艰难壮举,深刻阐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的现实启示和时代价值。

14.png

在现场教学中,学员们前往红旗渠纪念馆,深入了解红旗渠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感受林县人民苦战十年改造山河的壮举;前往庙荒村,聆听村庄乡村振兴的奋斗历程,实地感受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的出彩实践;在谷文昌生平事迹展学习谷文昌“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可贵精神;在扁担精神纪念馆深刻感受“艰苦创业、勤俭办社、一心为民、开拓创新”的扁担精神;在殷墟博物馆深入了解殷商时期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感受殷商文化的灿烂辉煌和中华文明的深沉厚重;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领略“一片甲骨惊天下”的文字魅力,深刻感受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15.png

在体验教学中,学员们从“红飘带”出发,走过太行山上的“水长城”,来到红旗渠的咽喉工程——“青年洞”,在教学老师的讲解下,了解“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的感人事迹,感受引漳入林的艰难历程和战天斗地的坚定决心。

16.png

在访谈教学中,学员们观看访谈纪录片《巍峨山碑·杨贵篇》。通过杨贵书记的讲述,了解红旗渠工程的决策和建设过程,感受共产党人“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实事求是”的责任和担当。

17.png

在情景教学中,《红旗渠精神永在》以红旗渠建设过程中的典型事件为线索,英雄人物为素材,通过情景模拟、经典诵读、时空对话等表现方式,全景式展现了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奋战太行的激情岁月。

18.png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通过此次国情研修,学员们在学习思考中深化了认识,在实践体验中感悟了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充分领会、挖掘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时刻牢记立德树人初心使命,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大先生”,为加快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教育强国集智聚力。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教师工作部官方微信公众号